既然人世间有黑白之分,也有善恶对立,那么在古代庙堂之上,同样难免存在正邪较量。历史告诉我们,邪恶势力终究无法长久,所谓“邪不胜正”,那些祸乱朝纲、作恶多端的人,往往下场极其悲惨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,也是岁月留下的铁律。在历代王朝的朝堂中,不乏臭名昭著的奸臣粤友钱配资,如秦桧、董卓、李林甫等,他们的名字早已与背叛与祸乱划上等号。而在明朝,这样的人物同样层出不穷,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魏忠贤与严世蕃。若说魏忠贤是典型的大奸臣,那么严世蕃则是“奸二代”的代表,他有个更臭名昭著的父亲——严嵩。
严世蕃的身影甚至被写入文学作品。《金瓶梅》作为明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,其主角西门庆便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。严世蕃小名“庆儿”,号“东楼”,于是作者巧妙地将“东楼”化作“西门”,由此构造出一个既荒淫无度又利欲熏心的典型人物。书中的西门庆荒唐至极,而现实中的严世蕃同样荒淫、贪婪,妻妾成群,追逐权利与财富到了极端。他的人生如同烂泥一般,既不堪又让人唾弃。相比人们常说的“富二代”“星二代”,他这个“奸二代”的称号更是实至名归。
展开剩余71%在明世宗时期,严嵩掌权,父子二人几乎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。百姓敢怒不敢言,朝中忠臣一个个被打压排挤。偏偏明世宗并未约束,反而纵容。皇帝沉溺炼丹,甚至搜刮少女为药引,最终酿成惨剧。正因这位昏君不理朝政,严氏父子才能为所欲为。世家子弟需通过科举方能入仕,唯独严世蕃凭父荫绕过制度粤友钱配资,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,并很快获任尚宝司少卿。他虽凭借父亲得位,却并非庸碌之辈,反而凭三大“绝技”在朝堂立足。
后人总结严世蕃的三项长处:其一,狡黠机敏,记忆力惊人,被称为“明朝第一鬼才”。有一次,明世宗深夜催促票拟,严嵩等大臣迟迟未能定稿,严世蕃临危受命,援引典籍重新撰写,令皇帝十分满意,自此常代父执笔,朝堂中遂有“大丞相、小丞相”的说法。其二,他熟悉典章,善揣皇帝心思。明世宗好古文,常将摘录交大臣翻译,众人束手无策时,严世蕃却能娴熟解释,并详细注明出处,让皇帝龙颜大悦。其三,他精力旺盛,能处理繁琐事务。然而,所谓的“精力”,其实也影射其荒淫不羁的私生活。
在私生活上,严世蕃的荒唐几乎成了明代笑柄。他府上妻妾二十余人,夜夜笙歌不断。奢侈方面,他比皇帝更甚,日常生活追求极尽华丽,府邸中收藏珍宝、玉器、名画成山。他还借卖官鬻爵大发横财,官员若想仕途通畅,往往不得不重金贿赂于他。父子二人富可敌国,甚至设有地窖存放金银珠宝。与此同时,他们残酷打击忠良。直谏名臣杨继盛因揭发其罪,被严嵩反诬入狱,最终惨死。许多忠臣义士接连殒命,足见其权势的嚣张。就连裕王朱载垕(后来的明穆宗)也不得不对他敷衍逢迎,可见其跋扈。
然而,纸终究包不住火。随着群臣接连弹劾,民愤日益高涨,明世宗也无法再坐视。嘉靖四十三年,严世蕃终于被下狱赐死,一年后严嵩也郁郁而亡。至此,这对父子奸臣的恶行告一段落。他们的覆灭让世人拍手称快,却也给明朝留下难以弥补的伤痕。从此,大明再也无法重现往昔的辉煌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